通知公告
纪念“世界地球日”,他们为大地“把脉”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21 | 37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世界地球日”,是地球母亲的“节日”,它的设立,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活动的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弘扬这一主题,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有一群年青的地质人,他们依然奋战在野外一线,采用高科技手段,为大地“把脉”。他们就是自然资源部平原区农用地生态评价与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的青年地质工作者。“世界地球日”,让我们一起深入田间地头,跟随他们的脚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

高光谱测量

无人机携带高光谱成像仪起飞


观测地物(土壤)的成像光谱数据(包括高光谱和多光谱)、测试了工作区的RTK数据,用便携式光谱仪测试了土壤的高光谱反射率数据。


耕地质量监测无人机作业


耕地质量决定农产品的安全与品质,从而影响人体健康。中心农用地质量监测技术创新团队,引入无人机土壤高光谱、多光谱成像技术,快速获取嘉兴试验区耕地土壤光谱特征,通过数字建模与波谱特征研究分析,监测耕地质量变化。


废弃石煤矿山开采场地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超标,是引起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有些地区的重金属超标,并不一定是人为活动污染的结果;地质背景可能是导致某些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此,有必要采用科学的手段,精准溯源,并在全域土地整治过程中,遵循科学的态度,进行必要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比如,对于重金属含量普遍偏高的“黑色岩系”分布区,应尽可能减少因土地整治导致的对于地质环境的扰动。中心生态评价技术创新团队,在绍兴某地,采用综合岩石地球化学测量与同位素示踪技术,追踪砷、镉等污染源头。


岩石地球化学采样


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同住“地球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纪念“世界地球日”,我们需要弘扬科学精神;保护地球,我们需要创新科学技术;呵护地球,我们需要持之以恒。


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