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14日,由浙江省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江苏省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江浙青年地球科学论坛在江苏南通成功举办。来自海外和海峡两岸的知名专家学者,江浙两省各科研院所、高校及地勘单位的教授专家、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论坛现场


第二届江浙青年地球科学论坛合影
南通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南通大学副校长董正超,南通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魏钦稳,江苏省地质学会理事长陶培荣,浙江省地质学会理事长王功逸出席并先后致辞,他们对此次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青年地质工作者的积极参与表示热烈的欢迎。针对江浙两省在当前地球科学领域发展的重要地位,呼吁青年学者抓住机遇,结合当前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共同推动江浙两省的地质研究,服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地质学会理事长王功逸出席并致辞
此次论坛主题为“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脊:构造、资源、环境”,共设置“洋中脊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大陆边缘地质作用与资源”和“全球变化及我国东部沿海地表环境与水土保持”三个专题,除了来自江浙两地的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还特邀了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共安排了22个学术报告,涵盖了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和服务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用地质研究等多方面。本次论坛围绕当今学科前沿科学问题,古今融合、海陆碰撞,为广大青年地球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和机会,增进了江浙两地青年地质工作者之间的了解与沟通,有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和创新研究;推动了国内和国际合作,有助于拓宽思路,增进友谊,共创佳绩。

浙江省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喜球作学术报告

江苏省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博作学术报告
会后,各专家学者还赴海门蛎蚜山国家级海洋公园进行野外考察。蛎岈山是我国海岸滩涂独特稀有的活体牡蛎礁魂宝,甚至可能是探测两万年以来中纬度地区古海洋地质变化的唯一观照体,具有特殊的科研和文化价值。

蛎岈山国家海洋公园考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