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适应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提升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核心工作的能力,4月1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农业地质应用研究中心联合浙江省地质学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在杭州举办农业地质学术论坛(第四期)。会议由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承办,农地中心主任潘圣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忠芳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李平教授、南京大学吴绍华教授、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俞洁教授级高工、浙江省环境科学院钟重高工、省地调院卢新哲高工等专家,以及农地专委会委员单位、省内地勘单位近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设专家报告、专题讨论和总结讲话等三个环节,由省地调院总工办主任周宗尧主持。
学术交流紧密围绕着土壤环境生态风险评价与修复这个主题,6位特邀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土壤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杨忠芳)、《小小微生物 深深地质情》(李平)、《农田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区划》(吴绍华)、《浙江省土壤环境国控监测工作进展》(俞洁)、《污染地块调查评估与治理修复进展》(钟重)、《黑色岩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卢新哲)的专题报告。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就推进土地工作和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分享了各自的成果经验。
会议的最后,农地中心主任潘圣明进行了会议总结,向全体与会专家、代表和为本次学术交流会付出辛勤劳动的各承办单位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高度评价了此次农地学术论坛,认为此次论坛为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土壤生态风险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接下去的工作中,一是要把握好5个关系—土壤宏观背景与微观机理的关系、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关系、重金属元素钝化与活化的关系、土壤污染客观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关系、重金属污染结果与污染原因的关系。二是收获了4点启示,即要深入查明浙江土壤环境现状、准确把握浙江土壤环境生态风险、提出浙江土壤潜在污染的精准对策、选择重点地区扎实推进工程化治理。最后,潘主任为我们解决浙江土壤生态风险问题,提了3点建议,提出要加强政府各部门相互联动、产学研各单位相互联动,以及地学、生态学等学科间相互联动,提升地质调查支撑土地资源管理和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大力推进服务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乡村振兴战略和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方面转化应用,为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两美浙江”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范燕燕 供稿)

学术论坛会场

专家作专题报告

领导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