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浙江省)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来源: | 作者:浙江省地质学会 | 发布时间: 2015-04-22 | 80 次浏览 | 分享到:

浙江省地质学会与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经过商议和积极的筹备,2015年4月1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省地质学会会议室联合召开了“中国地质科学发展史(浙江省)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洸、浦庆余,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宝国研究员、副秘书长员雪梅,浙江省地质学会副秘书长倪瑛、魏夕生、原浙江地质矿产厅厅长汤文权、原地质矿产厅原副总工程师张永山、地质调查院原总工程师汪庆华、原地质矿产厅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张国柱、原地质矿产厅地矿处总工程师何英才及第一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梁修睦、原地质矿产厅科技处处长、地矿研究所副所长李广有等近20位代表参加研讨会。 会议由倪瑛副秘书长、于洸副主任委员共同主持。

浙江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其中非金属矿产尤为著称。早在19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曾涉足浙江,做地质调查;我国著名学者鲁迅(周树人)即为浙江籍人士,早年曾学习地质,1903年以笔名“索子”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奠基人章鸿钊、翁文灏都出生于浙江。可以说,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许多著名地质学家如朱庭祜、叶良辅、刘季辰、赵亚曾、张更、孟宪民等人的工作与学术成长,都与浙江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息息相关。

研讨会上,浙江省老一辈地质专家汤文权、张永山、汪庆华、张国柱、何英才、梁修睦和李广有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本单位地质工作开展的情况作了发言,认为浙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的战略基地,并全面回顾了浙江在我国地质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会上大家就浙江省地质机构变化、编辑浙江省地质矿产志、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勘查、地质学科发展、地质事业等展开讨论,并就地矿部门地质技术人才等问题作了讨论和总结,同时,对当前高等院校培养地质人才等问题和现状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会议结束时,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洸深有感触地说:此次研讨会使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浙江省在中国地质事业发展中所做的贡献,更深切地了解了浙江省老一辈地质学家不畏艰苦、勇于进取、开拓奋进的可贵精神。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了解浙江省地质事业很有启发,今后我们会进一步分析和总结浙江省的地质科学发展史。于洸先生还建议,希望为浙江省的地质科学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老同志们,能够多写一些浙江省地质行业的感人故事和启示,发表出来,多做宣传,籍以推动浙江省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

浙江省地质学会

201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