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广袤的农田秧苗翠绿,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6月7日,浙江省地质学会功能性党支部来到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在省地质学会理事长、学会功能型党支部书记陈远景带领下,学会及相关分会的党员走进经中国地质学会认定的1.25万亩天然富硒土地,看到在省地质学会指导下,田间地头设立了由标识牌、界桩、监测桩、宣传栏等组成的天然富硒土地标识系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天然富硒土地是具有健康功能的特色土地资源。漫步田间地头,蒋堂镇相关负责人向大家介绍,蒋堂镇富硒土地资源丰富,经省地质学会申报,于2022年10月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地块面积1.25万亩,优质富硒米产量超过6340吨。
来到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好乐耕”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可为周边种粮农户提供包括数字农业、集中育苗、烘干加工、农技等多项服务,为发展富硒产业注入动力。
在前源村党群服务中心,有学会党员遇见了蒋堂镇种粮大户盛桂有。他依托这片富硒土地,种粮种出好效益,说起富硒土地标识更兴奋不己:“有了富硒土地标识,我们种的富硒稻米可信度更高了。过去,总有顾客认为,富硒稻米是叶面上喷洒了硒溶液,现在有了富硒标识,我们不用再费口舌去解释了。”
大家一路边走边看边听,受益匪浅,感慨良多。陈远景说:“保护和利用好天然富硒土地资源,是保障人民健康,满足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需要。学会要继续做好富硒土地申报推荐工作,建设富硒土地标识系统,用好富硒土地这张“金名片”,促进富硒产业发展,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