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理事单位、单位会员、分支机构;各有关中介机构:
为提升我省地勘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力水平,根据《浙江省自然资源工程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细则(试行)》(浙自然资发〔2020〕23号)精神,经研究,定于6月29日-7月1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办2024年浙江省地勘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第一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人员
地质勘查行业(含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工环地质、灾地质、勘查技术与工程、物化探、遥感、化学分析与土工测试、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选矿试验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专业技术人员。
二、培训时间
2024年6月29日-7月1日。6月29-30日培训,7月1日线上考试。
三、课程安排
课程介绍见附件。
四、参训方式
(一)报名
报名可采用个人报名或单位集体报名方式。
1. 个人报名
请登录浙江省地质学会网站(www.zjsdzxh.org.cn)“教育培训”模块或通过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2. 单位集体报名
请填写单位集体报名汇总表(请通过学会网站通知公告栏下载)并完成缴费后发学会秘书处邮箱,无须再进行个人报名。为避免影响培训、考试及学时登记卡发放,请务必确保汇总表中信息为学员本人真实信息。
3. 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6月25日。
(二)培训及考试
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参训人员另行通知),考试采取线上形式进行,进入方式同报名链接。学员考勤、考试均合格的,其成绩有效。学员观看直播后方可进行考试,考试系统7月1日上午8:00开启,下午18:00关闭,期间任何时段均可进入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题为判断及单项选择各25题,共50题。
五、培训费用及支付方式
(一)培训费
300元/人。缴费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25日,逾期不再受理。
(二)费用支付方式
个人报名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缴费(支持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及云闪付),为确保报名成功,请务必备注姓名及手机号。
单位集体报名请统一公对公网银转账支付,附言请务必注明单位及人数(限10个字符)。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杭州武林支行
户 名:浙江省地质学会
账 号:1202021209014420190
(三)发票
均以电子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的形式开具,内容为培训费。个人报名、缴费并通过审核后在“我的订单”内按要求填写开票信息;单位集体报名请在汇总表中填写开票信息。请于培训结束1个月内申请开票,逾期不再受理。
六、其他事项
(一)学员报名及缴费成功后方可参加培训及考试。线上参训学员请提前测试设备,按时收看。
(二)学员经考勤及考试合格,由省地质学会颁发《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卡》。每期培训可认定B类专业科目18学时。考试合格的学员可在系统内自行下载。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申屠炉峰 0571-87056395,18658895108
高天 0571-87056391,13575779036
E-mail: zjsdzxh@qq.com QQ: 2081578073
附件:2024年浙江省地勘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培训班(第一期)课程简介
浙江省地质学会
2024年6月7日
附件
2024年浙江省地勘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第一期)课程简介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
浙江以“大人才观”推进“三支队伍”建设的生动实践
课程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本课程系统阐述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内容,并结合浙江省情,进一步阐述浙江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过程中的创新实践。
主讲人:胡青,浙江省委党校国际合作交流部副主任、副教授,MPA硕士生导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英国卡迪夫大学管理学博士,入选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长期从事人才发展战略与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多次获得省委党校“年度人物”“科研优秀奖”“咨政优秀奖”等荣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党校重点调研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项,重点参与省委省政府重大委托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重点参与《浙江人才发展蓝皮书》等7部重要论著编写,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党政报刊发表理论宣传文章12篇,在省级内参刊发决策参阅16篇,获省委书记、省委常委等领导批示16次。
矿产资源“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成效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研究重点
课程简介: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当前矿产资源宏观形势和我省矿业发展现状、总结矿产资源“十四五”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实施情况,围绕绿色、智能、集约、安全理念,初步梳理我省“十五五”时期矿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十五五”时期我省矿业发展主要方向。
主讲人:余盛强,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省地质院矿业绿色发展研究所规划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先后主持江山-绍兴拼合带地质构造研究、《中国区域地质志•浙江志》修编、《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等项目,项目成果先后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十二五”和“十三五”的“浙江省十大地质成果”奖等。
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保护与开发利用
课程简介: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现象。本课程从地质遗迹的概念、内涵出发,阐述地质遗迹识别、分类、调查和分级评价的技术方法,重点介绍浙江省地质遗迹的类型、分布、价值以及浙江省地质遗迹调查和保护、地质文化村申报建设、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建设等工作成就,讲授地质遗迹调查技术标准与工作规程,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要求等内容。
主讲人:唐小明,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现任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党委书记、大队长。长期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文化有关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长期关注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的研究,作为特聘专家长期支撑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科研和地质遗迹保护,参与江郎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并取得成功。科研成果显著,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获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奖1项,自然资源部优秀科普图书奖1项,入选中国地质学会优秀科普人物,获省政府二等功一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管理及后期管护
课程简介:本课程依据《浙江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全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运营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案例突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中勘查、设计、监理、施工、监管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环节、控制要点以及后期管护措施建议,更好地履行好五方主体单位的职责。
主讲人:闫铁生,正高级工程师,现任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院长。20多年一直从事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监理、矿产资源勘查、岩土设计、生态修复治理等领域工作,具有丰富的野外一线实践经验。获浙江省地勘局“1226”科技中青年人才团队成员、2023年度丽水市建设工程九龙杯(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勘察设计成果三等奖、先进工作者、优秀项目负责人等荣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核心期刊2篇),发明专利2项。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
课程简介:本课程从软土城市、山区地基工程勘察特点和问题出发,结合工程案例和实测数据,重点讲解城市复杂管网条件下的安全勘察、饱和软土勘察取样测试技术、多层结构持力层长桩承载力参数的取值、深基坑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及山岭隧道、边坡工程、路基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与误区。
主讲人:潘永坚,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正高级工程师,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长期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地质灾害防治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行业一等奖5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14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
国土空间规划与防灾减灾
课程简介:聚焦“多规融合”介绍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特点;重点围绕防灾减灾的底线要求,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尺度特点,结合典型案例讲授市县、乡镇、单元尺度防灾减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要点与技术方法。
主讲人:鲍海君,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博导,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行业)领军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才,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在《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多项。现任浙大城市学院国土空间规划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专委会主任、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土地经济研究》《现代城市研究》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