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全国科普日:“兴‘硒’路,共同行”科普公益活动在瑞安举行
来源: | 作者:浙江省地质学会 | 发布时间: 2024-09-25 | 231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集中在9月15日至25日开展。24日,浙江“兴‘硒’路,共同行”科普公益活动走进瑞安市马屿镇。

活动合影


此次活动由省地质学会主办,省地质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所、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瑞安市马屿镇政府承办。省地质学会理事长陈远景出席活动并讲话,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乐玲,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处一级调研员杨卫东、地勘处四级调研员余佳钧,省地质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所所长管瑞哲,省十一地质大队队长叶泽富、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陈沧,瑞安市市委常委林朝进、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郑孟、马屿镇党委书记项爱光等参加活动。

广袤的田野稻田翠绿。马屿镇圈定集中连片富硒耕地1.44万余亩,土壤硒平均含量达到国家绿色与无公害天然富硒土地标准,目前正在申报中国地质学会第四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大家考察了马屿镇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花椰菜种子种苗繁育研究中心、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等,深入了解天然富硒土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

  

  

 

参观考察马屿镇天然富硒土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

报告会由郑孟主持,管瑞哲介绍了首次亮相的浙江天然富硒土地宣传卡通动漫形象IP“小希”;浙地富硒博士科普团成员黄春雷高级工程师作了富硒科普报告,主要介绍了全省富硒资源的调查与分布、天然富硒土地的认定与保护、省内外富硒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等情况,并观看了“小希科普讲堂——硒的作用”动漫科普片。

 

浙江天然富硒土地宣传卡通动漫形象IP“小希”首次亮相

 

浙地富硒博士科普团成员黄春雷高级工程师作富硒科普报告

林朝进在致辞中表示,瑞安市富硒资源禀赋优越,十分重视富硒土地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下一步,瑞安将着力把资源转化为财富,做深做精富硒创意农业,重点发展马蹄笋、大米、杨梅、山药等特色富硒农产品,讲好品牌故事,加大推介力度,加快形成富硒农业生态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格局。

瑞安市市委常委林朝进致辞

陈远景在讲话中强调,一是加强天然富硒土地认定,促进开发利用规划。要把富硒土地调查成果与天然富硒土地申报认定相结合,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相结合,与发展富硒产业相结合,通过编制富硒土地保护与利用规划,推动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天然富硒土地标识,促进基础设施提升。要按照《浙江省天然富硒土地标识系统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全面建成集主标识牌、界桩、监测点、宣传栏等于一体的天然富硒土地标识系统,强化富硒土地保护与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联动,不断提升农业种植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加强富硒土地科普,促进产业持续发展。要通过富硒科普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富硒土地和富硒农产品的价值,共同保护富硒土地资源。要充分利用富硒土地这张金名片,发展“富硒+”特色产业,助推特色富硒农产品产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学会理事长陈远景讲话

“我们坚持保护与管理并重,让富硒土地‘绿’起来;坚持科学开发利用,让富硒资源‘活’起来;坚持人才科技赋能,让富硒产业‘强’起来。”项爱光表示,下一步,马屿镇将借富硒产业发展之势,持续深挖富硒土地资源禀赋,打造具有马屿特色的富硒农产品品牌,培大育强富硒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省自然资源厅、省地质学会、省地质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所、省第十一地质大队、省工程物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省地矿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有关领导和地质专家;经中国地质学会认定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天然富硒土地的龙游县横山镇、嘉善县干窑镇、兰溪市上华街道的县(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和技术支撑单位代表;瑞安市人民政府、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领导以及马屿镇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富硒土地经营主体、企业等共5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