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浙江省科协、省委社工部、省科技厅决定联合实施浙江省“十百千万”科学传播专家队伍建设计划,预期通过三年时间,省级动态拥有100名左右科学传播专家、市级拥有1000名左右科学传播达人、县级拥有10000名左右科学传播员,不定期认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和若干领域科普TOP10。
9月14日,从全国科普日浙江(杭州)主场活动现场传来喜讯,经浙江省地质学会推荐,学会监事,省地质院正高级工程师、省地质博物馆科教中心主任周宗尧荣登2024年度浙江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TOP10”榜单。
2024年浙江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TOP10 周宗尧(中间左二)
周宗尧同志系我省地勘战线上的一名“老兵”,自1995年在湖南湘西雪峰山地区参加黄金地质普查以来,先后参与过原地矿部“跨世纪找矿工程”、原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地质矿产调查”专项、“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浙江省“751”地质找矿行动、“711土地质量地质调查”等重大工程或专项。主持完成重大项目12项、完成各类项目35个,获各类科技奖5项,专利2个,软件著作权2件。
他始终初心不改,即便是在地勘行最不景气的低谷时期,也从未动摇过为国家寻找宝藏的坚定信念。在从事艰苦繁重的野外地质调查与地质科研工作过程中,他善于发现地质之美,以地质人特有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直面挑战。无论是从事矿产勘查、基础地质调查还是土壤地质环境调查与科研,组织安排到哪里,他就扎根到哪里,总能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任务,斩获骄人战绩。
周宗尧同志热爱地学科普事业,乐于分享地球科学故事,善于用通俗的语言揭示千奇百怪的地质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自2012年首次应邀参加萧山日报小记团举办的公益性科普活动以来,他始终情怀不减,连续12年,利用周末与节假日时间,坚持为社区、学校的中小学生,普及地球科学相关知识,足迹遍及全省多地。为此,2019年12月,他荣获浙江省文明办颁发的2019年度浙江省“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称号。
在长期从事地学科普实践过程中,周宗尧同志善于用诗化的语言,为孩子们构建一个梦幻的地球科学场景,呵护他们对于科学和自然的好奇之心,引领他们爱上科学,开启自然探索之旅。
谈到古诗,周宗尧说,他最喜欢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说,“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即便是一颗尘埃,也要发出微弱的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正如2022年《中国矿业报》那篇报道的标题那样,他是真正的“地学科普路上的探索者”,也是引领者。
2023年,进入浙江省地质博物馆专职从事地质科普工作以来,他充分发挥个人专业特长,带领团队开发地学科普研学路线20余条;组织开发《地博驯龙记》等10个科普课程,深受中小学生欢迎;每年组织策划地学科普研学活动50余场次,服务人数达10000人次以上。在国家创新发展与教育“双减”的大背景下,探索出了一条地学科普成果服务研学旅行、服务教育、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弘扬地质文化的新路径。